2007年12月22日星期六

Picture

这张图片是从电脑中翻出来的,为吉利设计的车标.连围都没入.
--
创意说明是这样写的:
1、"吉"利中国,用中国汉字"吉"字符变形设计,富有中国特色;
  构成简洁易于识别与传播,利于民族品牌走向全球。
2、道法自然,图案均衡稳定感强,运用开口笑脸的构成使人产生
  亲切感,让品牌更具亲和力,快乐成为吉利人人生哲学与情怀,
  拥有笑看风云的企业精神;
3、继承原标志构成形式;
4、"王"字架构,给人王者霸气与尊贵之感,易制作易生产工艺,
  具有独特品味。
--
删除了,放到博客上作个纪念。

2007年12月21日星期五

物 价

2007年最热门的话题中有一项是关于物价的。
今年的猪肉价格与食用油价格上涨较为突出,楼市更是不在话下,虽然成交量下降但价格并未出现大的松动,政府正在紧张地进行调控。
因此我产生了一些联想:楼价与其它生活必须品的价格有没有联系,如果有他的联系是在哪里,能不能找到这中间的规律?如果亚当・斯密的《国富论》是市场经济的"圣经",那么下一步是不是该将市场价调向商品心理价?或者说货币紧缩政策能控制住物价的攀升吗?市场经济是跟据需求而产生的,亚当・斯密的劳动分工论过了上百年的时间仍然发挥着重要的影响力。利润、地租与劳动构成了产品价格,那么楼市的利润一定是太高了,为什么房地产商还在叫穷?是地价贵了吗?这个问题对又不对。之前看过一个地产博客我觉得分析得很有道理,楼价是某些势力联合炒作的结果,用现在的地价出售几年前的地产,这个过程地产中介起到了一定的催化作用。据政府统计上月房价仍然在涨。今天央行再次加息了,这种手段能控制住吗?从德鲁克的著作用看来可能收效甚微。
物价上涨与房价应该是有一定关系的。物价的上涨让许多老百姓叫苦,特别是粮油价格的上涨是非常明显的,政府也正在通过税政手段努力协调相关工作。所有手段是否有效还有待观察。

2007年12月17日星期一

看了两部电影

为《命运呼叫转移》加油
第一个故事《误会》是一个错位的趣味故事造成一个满意的结局,而第二个故事《生之欢歌》更像一部以爱情为题材的网络小说,第四部《山难》是以主人公诚信破产为题材引起观众的反思。
我最喜欢的是第三部《山区》葛优的演技非常不错,同时我更喜欢看他演的像《甲方乙方》这种风格的电影,在这部戏里能隐隐觉得他有些老了,这会让他的影迷感到担心,或许可以说他演比这个角色年龄再大的会更好。
《山区》这个故事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是以下几处:
第一处是三儿喜欢的女孩子在破屋里躲雨,脱衣服拧水而他在隔壁,这时对他的这种心理活动描写得很好;
第二处是画家送他手机他想要但觉得手机太贵重了又不能要的矛盾心理描写,最后画家要了他家的一个传家瓷器(以交换的心理他答应了),在这一时有些没看明白是画家先看重了瓷器还是先打算送手机的,这个动机很有趣。
第三处是在没有电的山区手机充电成了大问题,他为了充电要骑自行车送红果到城里去找充电的地方。到了充电的地方红果都不要钱了(虽然葛优表演得有些夸张但很生动)增添了几分喜剧色彩。
第四处是手机卡没钱了要去充值,刚出营业厅他还在思索不外出打工为等喜欢的姑娘算不算大事,这时遇到大头急着抛股票到处借不到电话打,三儿借手机的条件只是回答这一个问题,大头肯定的告诉他:等姑娘算大事!大头一兴奋把刚才三儿充的50元话费打光了,还手机时告诉三儿为自己保住了两百万随后大头给了他两百元让他去充值,他回来居然还给大头一百五这确实值得称道,三儿并不因为大头有钱就收下这两百而是自己本身手机只有五十还是充了五十。
第五处是大头投资办红果厂赚来的钱三儿送到北京自己仍然只拿了少部分。
这个故事体现在不只是山区人的淳朴更多地是体现了人物的高贵品质。
虽然这个戏出现了大量的中国移动和手机厂商的广告,但是从电影的故事取材上讲还是相当有趣的。

为《投名状》灭火
这段时间广州城里的《投名状》电影广告随处可见,我不能预料到他的票房如何,单看北京路排队购票的情况就可以看到他的火热程度。
但看完后我觉得这个电影就像他的海报一创意不足,这部电影的点像张艺谋人的电影风格,抄作,大手笔,大场面,大制作。但从娱乐性上讲还有些不足,如画面处理上有些不够精细,色彩上对比度不够,有点视疲劳,在故事细节把握上还有些不太满意。我在看一个电影时更多是需要漂亮的画面和深刻的道德伦理,需要审美的愉悦和灵魂的洗礼。其实要做到这两点已经不容易了。西方电影的艺术与娱乐性上处理得好,中国的特技水平还是很不错了,但是与电影艺术上结合得还不够好,有时看起来我们就是在看特效表演。在特效电影里夸张是一种很好的艺术手法,娱乐与艺术都需要夸张。在这部电影中夸张的成份少了一点,或者说夸张得不够。
因为我的博客很少人看,对中国电影艺术的胆心从设计师的角度斗胆在此小泼冷水一下,应该不会对此片的商业运作造成影响。

2007年12月12日星期三

技进乎道.我思,故我在

《Thought and design》[从哲学的角度看思维]
周至禹:在艺术上我不想做一个明辨是非的人,因为是非的不确定性概念恰恰是约束人的自由思想的最大障碍。
视觉和听觉主要审美愉悦,味觉与嗅觉形成生理愉悦。叔本华说:世界是我的表象。主客观统一于表象。设计形式在不断变化这类知识就是营养需要不断补给最终形成有力的思想。通过外部经验作为设计依据,通过内部经验来提高设计质量。西蒙的内部环境与外部环境。适应是设计的本质,而设计的个性形成了设计的审美价值和生命力。审美疲劳源自时间的长度与剌激程度。乐趣体现在忠实于自己真实的感受,好看=观看"有意思"。
一切创造性的发现都存在两个思维过程:知觉与表象。非理性思维形式包括直觉、顿悟与灵感。中国设计思维着重水平的思考方式,纯粹的直现和内省,强调无意识与无形的状态。
直觉与本能在我们体验世界时有其独特的作用,科学理性过度主宰人类意识会限制我们对现象的感知力。

2007年12月6日星期四

设计杂谈

一个同行业的朋友把设计公司比作理发店我觉得这个比喻十分恰当,深圳有位兄弟说设计最多算个职业算不上一个行业我也十分认同。做设计七年有余现在也来谈谈自己对这个职业的看法。
设计行业的趋势

说到趋势就会想到当今世界最前沿的阵地:欧美发达国家。不管我们是否认同发达就代表了未来趋势,但不可否认的是他们走到了我们的前面,我们可以从中看到未来的起跑点或者向他们学习领先我们的东西。在欧美发达国设计已经是典型的职业化,以工作室(STUDIO)为多见。一般大型的公司都是以媒体与营销策划公司或品牌管理咨询公司的形式存在。这些公司非常了得,除了以创意见长更多的是以策划全案作为其优秀代表作出现,这种公司聚集了行业中的重量级人物或世界权威专家顾问。他们的大手笔导致收费标准很高不是一般中小公司可以接受的范围。有需求就有市场,当然有些中小企业也想做做这方面的事怎么办呢,这就成了策划设计工作室的主要业务来源,毕竟中小企业比大型企业多得多,因此工作室的数量多如牛毛。在国外如此在国内亦然。可以说通过市竞争在中国将来工作室的数量还会增加而且质量也会越来越高,同时大中型广告公司会不断减少。现在许多没有明显优势的大中型广告公司可以做好重组的准备了,市场竞争使客户更加理性,商业中的关系户会慢慢减少,市场进一步细分这样也给了很多有实力的工作室入局机会。我重点谈谈工作室特别是对设计工作室的分析。

设计工作室会向着一个多数量高质量方面前进,工室的特点于规模小易打理,正因为这个特点使其反应迅速,服务会越来越高效,同时又不能以大批量的方式接单,人员少工作负荷就有限制。
同行朋友说得很形象:设计公司就像理发店,一个手艺好的师傅会吸引客人,每一个客人来了都要专门为他剪一次,你不能为两个人同时剪。师傅水平直接影响店里生意,所以很多店都是美发师开的,这样可以降低技术风险。我去过一些理发店现在他们是为理发师提成,剪完头发师傅就会告诉你他的台号叫你下次再来就找他,也就是谁剪得好谁的客人就多在店内产生一种服务与技能竞争。我知道有个设计公司也是这么操作的,他们接来单子就分给大家做然后提成,但这个过程客户并不知道而且主管会把好做的单子留给自己或跟自己关系好的同事。设计师为了能增加一些收入总是把客户单子又快又多地完结了。这样一来设计公司没有体现出他的专业优势,这个经营方式让他流失了一些客户。理发店服务的就是客人自己而设计公司更多是要服务于企业品牌,服务于人比服务于组织要容易,服务于人只要客人开心了服务就好,但服务于组织需要用专业作品让组织内每个人都开心就变得众口难调了。设计公司的发展一般离不开两种方式:一种是以某一行业为主要业务依托,树立行业品牌打开市场;二是以品牌形象见长,以个人英雄主义为品牌带来成长。第一种方式要充分了解行业特点基本上要成为此行业“专家”;第二种要有认证,如某某高才生毕业后得了某某奖有过某种物别贡献的名人或公众作品。这两种形式都能好好的生存。除上述两种情况之外的公司都难以稳定发展。

设计公司发展受两个方面的制约:
一、内部方面:设计师方面,因为要开一家设计工作室不需要多少资金,能力超强的人都会自己选择自由职业而不会去打工,所以很难找到十分优秀的设计师。从业务员方面看,一个业务员的能力很强时只要一个月能拿下2万以上的单时,他会请个月薪5千的设计师自己也可以轻松地开一家设计工作室了为何还要靠打工拿提成?
二、外部方面:大型企业客户长期有设计业务需要委托不如自己聘请设计师,既可以节约开支又可以提供随时随地专一而方便的内部服务。中小企业品牌还不成熟也需要设计,往往一年中只有一两次设计工作需要委派,但中小企业的资金预算比较受控制,到头来设计工作室得到的利润并不高。

从风险方面来看大型企业大型项目一般不会选择小规模的企业为他服务,小企业的项目又很难把设计公司的招牌树立起来,小品牌的说服力不够导致新客户对工作室的能力怀疑,从而进行比稿要求,比稿十分耗时而且十之八九会挂。小企业客户常常又会注重价格方面的因素,小客户让设计室面临两方面压力,一是印刷厂为了增取印刷项目就“免费”设计,另一方面在价格一定的情况下大型广告公司的品牌效应会让客户选择与他合作。工作室面临比下有余比上不足的两难境地。

另一方面一个设计师长期从事设计工作面临的压力不是项目本身而是来自己客户,客户素质不一样,有个别客户认为有钱为大,会对设计不尊重,一次次考验着设计师的情绪与心智。所以说在设计行业里能做上五年不变色的都一定是强人。设计圈子的BBS我常看,对设计的热爱让大家走到一起来了,更多讨论不是技能(因为技能也没多少好讨论的)而是情绪。大多数能长期做设计的人在态度上都比较乐观,乐观者不会把金钱看得太重,在这个行业里赚不了大钱,喜欢就去做。为了赚钱有更多的行业可以做。其它行业比设计容易赚钱,深圳有个同行认为在设计这个行业都能赚到钱的人在其它行业就更能赚钱,这个观点我认同。如果某天转行了可能就是认为自己该试试去赚钱了,做设计的目的不应该是赚钱。做设计的一般都十分热爱生活,喜欢美好的东西或是个完美主义者。设计只能是给识货的人做的。有人比喻成古董铺子我觉得也很恰当,如果把古董买给一个地道的农夫他会考虑可不可拿来当尿盆(还怀疑值不值这个价),当然他要能识货早就不用当农夫了。还有人比喻成喝咖啡,一杯咖啡的成本是多少钱谁都知道,咖啡本身既不解渴又不营养但有人就愿意花高价喝它还从不讲价。你说一个设计稿值多少钱没有人说得清,物价局也没办法为设计定价,设计作品得给识货的人。识货的人就是好客户,好客户是设计公司的第一资本。

设计届的不光彩事件也时有发生,如果某某奖为某主评委的学生包揽,还有某设计成果著作权分争。

现在时常看到一些设计公司网站上放有许多大型企业的优秀案例,回过头来才发现这些作品根本就不是他们自己的作品,如大连XX堂广告设计将我们源创公司的作品放在他的网站上,广州香港XX点公司将东道设计的作品放在自己的网站上。这样没有设计实力的公司给客户一种认识上的错觉,客户无法辨认谁才是真正有实力的设计公司,项目委托给了这些差公司最后搞得一团糟,客户找不到真正有设计实力的设计公司。恶劣的行业环境也使设计公司经营面临巨大挑战。

总体而言这些问题正考验着设计公司经营者的智慧与毅力,从国外行业工作室的发展趋势来看我们还处于不成熟期,长远地看还是大有希望的。